接受中医调治时应该知道的瞑眩反应

评论734

瞑眩反应,是中医和西医的其中一个原则性的分别:

中医是将疾患发出来,驱逐出之,一劳永逸;

西医是将皮球按在水里般按住它,所以一辈子都无法摆脱,永无宁日。

《书经.说命篇上》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说,如服药后不发生瞑眩(miàn shiuàn)反应,就不能达到根治疾病的作用,其病不会痊愈(瘳chou)。这些用药后的反应,又称“好转反应”,“调整反应”,“健康反应”,“免疫反应”,亦称为“瞑眩反应”。是为了促进人体本能的自然痊愈能力,发挥脏腑细胞再生功能和经络传输机能活化的效应,也是为了达到彻底根治的效果所必须的新陈代谢反应,必由之路,必然之事和必经过程。

中医认为“好转反应”是处方有效的证据,是合适的反应而非警告的反应,为因治疗而凸显出来,以自然治愈力为中心来治病,对细胞充分供给氧分和营养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中医甚至有“不起瞑眩,症状不愈”的说法。“瞑眩反应”并非副作用,这是对人体各个器官进行有效调节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瞑眩的发生是在辨证无误、处方恰当的前提下,伴随着疾病的迅速趋愈而出现的一种治疗反应(药物正性作用)。其具有一过性症状激剧,或出现与主治疾病无关的意外症状,当属机体潜能(正气)借药力相助与病邪抗争并驱之于外的表现,其预后良好。如同大禹治水——舍防堵而采疏导,藉瞑眩反应将体内的致病因子与毒素尽量疏导排除,是将体内有毒物质排出而引发的有益生理现象。否则留存体内的致病因子或毒素未能彻底清除排出,纵然由其引发的疾病症状表面上似乎已经压制防堵而好转,但终有一日再度复发,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根据搜索到的资料,上文中的《书经》即古典文集《尚书》,其中说命篇有上中下三部。

说命篇上原文:

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

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电费折扣充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