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不要轻意补脾

评论60

5月25日“新闻联播”,这么重要的黄金栏目,居然有一条约2分钟的健康内容。播送了国家关于肥胖和高血压的统计数据。其中,约30%的中国人体重超重。而肥胖发生率竟然达到11.9%
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而1986年中国才0.9%,1996年才3.1%,2006年达到5%,2016年就又翻番了。肥胖的进展同经济进展比翼齐飞。

接着,新闻联播介绍了常见的预防方法—少吃盐,少吃糖,少吃油脂,多运动。而且是定量的介绍啊!即WHO规定成人每天油不要超过20克,盐不超过5克,糖也尽量减少不超过25克。

新闻联播当然没有说“不要轻意补脾!”但你从这条新闻报导的背后难道悟不出来吗?

中医形成于靠天吃饭的灾荒岁月。那年月物质贫乏,“脾薄而弱”。因此,中医才有“脾常不足”之论,才有“人参杀人无过”之说。这种理念根深蒂固。才有那么多的妈妈抱着孩子以“孩子脾虚”来求诊。

可以相像,那个年代的中医,只要补脾大多就能收到疗效,存活性命。

今天不同了,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方式已经发生根本转变。这个时候还固守“脾常不足”和“肥人多气虚”还天天补脾胃,只会造就更多的肥胖和高血压。

有幸聆听过中国著名儿科学家汪受传、虞坚尔、殷明、朱锦善等的报告。他们不约而同的提出当今儿科要“以消(导)代补(脾)”,都强调“清”“通”概念。消化道要清通,呼吸道要清通,血液要清通,神机也要清通。

通是大扫除!肯定不是补!!

今天我在临床上对于孩子的脾胃疾病,先查阅孩子身高体重达不达标。如果不达标,这时候的呕吐、腹泻和厌食才考虑可能是引起脾虚的原因,才考虑补脾。反之,如果达标,甚至超重,那这个时候的呕吐、腹泻和厌食就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就是孩子自身在排除体内过剩的营养。这个时候,再去补脾,真的!只能让孩子长得更胖。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呕吐用催吐的方法,让他将胃中该吐的早日吐出来。腹泻用泻法,将肠道中该拉的排尽排空。厌食则消导之。

大家不妨用这种简单的方法去临床试试,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记住不要轻意补脾了!

未分类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