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技法答疑

评论266

昨天,群里讨论较多的有三大问题。一是小儿睡着了推拿有效吗?二是关于小儿推拿刺激量是以次数还是时间好。三是小儿推拿的总体时间如何把握。

现在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小儿推拿的状态。

小儿推拿时只有哭闹、平和(注意力集中)和睡眠三种状态。

要知道那种状态下推拿最好,得从小儿推拿的原理说起。

小儿推拿是在体表的皮肤上和穴位处进行推拿的。即刺激源发生于体表。而小儿的疾病却表现于五脏六腑,如咳嗽、气紧、有痰是肺的病症,厌食、肥胖、腹泻、呕吐、疳积是脾胃的问题,尿床、发育障碍、眼睛疾病是肾的问题,睡眠不佳、惊风、痴呆、多动等是心肝的问题。所有这些疾病小儿推拿都能调治。

现在的问题是小儿推拿操作在体表,效应在体内。

于是,古人设想在体表和体内之间一定存在有某种联系。

古人生活的世界和环境,也就是中医形成的年代里有皇帝(心为君主之官)、有宰相(肺为相傅之官)、有粮官(脾为仓廪之官)、有将军(肝)、有建筑官(肾为作强之官),他们各自在各自的府里办公。而除京城之外,还有广大的省郡、县城和边塞。客观上各大官员和府邸之间需要沟通和联系,中央和地方之间需要联系。于是就会有专门负责通讯,负责传递文书的人,就会有交通、有道路、有驿站。这就是联系系统。古人主要从这种国体的结构中,也从自然界的河流与山川中悟出人体内也应该有这种东西。并将它们命名为经络和穴位。

所以说经络和穴位是天人合一的结果,是古人发明的一种理念和一种学说。

它认为,穴位位于经络之上,体表满布着细小的浮络和孙络,浮络和孙络逐渐汇合成线状的络脉,络脉再汇合成经脉,经脉最后形成12条大的主干和具有辅助作用的奇经八脉。大的主干经脉则直接联系着脏腑。

即各种刺激发生与作用在体表,首先被穴位和浮络孙络所感知。再通过络脉和经脉逐级传导,最终被脏腑所感受。

即人体内存在着“体表(穴位)-经络-脊髓与脏腑”系统。这个系统各级之间都有正方向的作用和反方向的影响。其机理非常复杂。

小儿推拿,以及任何外治法治疗疾病的机理就是通过这个系统的感知、传导和整合各种(手法)刺激信息的过程和结果。因为是信息,是感知,所以,说到底是一种对神气与气血的调节。

有了这样的概念,对小儿推拿所需求的状态就好理解了。

人睡着了。同瘫痪和死亡差不多。“人卧则血归于肝”,机体表面气血就少了,穴位关闭了,经络处于休止状态。这时候,虽然不断的推拿刺激,但人体感受不到这种刺激,少许被感知到的刺激传导也迟缓。脏腑也休息了,不能有效地整合这种刺激。于是,效应就难于保证。也就是说睡着了推拿基本上是不能调节内脏,基本上是无效的。当然,除了轻柔手法令人舒适,有一定催眠的作用外。

哭闹的时候,小儿处于不安和惊慌状态之中。“惊则气乱”。由于气机逆乱,由于小儿挣扎,这时候小儿的脉搏、呼吸、心跳、血压和胸内压、腹内压等都会发生一过性改变。也不利于手法刺激的感知、传导和整合。这时候,除了需要哭的疾病(哭有利于发汗、有利于退烧,有利于以惊疗惊)外,也是不好的状态。有时候小孩哭得厉害了,当天晚上的睡眠可能还会受到影响。

但临床观察到小儿推拿初期的第1-2次可能会哭(因为我们的手法偏重),但以后就好了。爱哭的小儿当最终不哭的时候,妈妈们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在智力和毅力,以及亲合力等方面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怕孩子哭1-2次。相关内容可参考我以前写的“论刺激“。

记住:小儿推拿过程中的最佳状态是神气平和,安静,注意力集中。但不是绝对的!

使小儿在推拿过程中保持良好状态,我将其称之为“调神”。

我有句铭言---“推拿调神在小儿推拿过程中具有同穴位的选取和推拿本身同等重要的地位”
临床一定要重视调神!

二、刺激量的确定

过去古人推拿大多是以次数为标准的。处方中均标明二十、一百、三千、三万等具体次数。

但是,虽然有次数,谁也不会去认真计数。还是大概时间。

既然是时间,那么个人认为就还是讲分钟好。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轻快、平稳、柔和、着实。如果手法熟练了,达到了基本要求,即在频率、方向、力度等方面体现出了均一性之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次数就基本恒定了。而且时间概念比较好掌握,也好用闹钟设定。

三、小儿推拿的时间。

小儿推拿到底推多久好。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基于前面谈到的调神。即使很听话很乖的小儿,如果推久了,他都不安宁,都反感。我们观察了很多小儿,我们发现在20分钟之内调神比较容易一些,超过20分钟,小儿就有些不合作了。所以,目前我们将小儿推拿的时间规定为20分钟。如果从治疗,从信息被感知、传导和整合所需要的时间看,20分钟也应该是最佳的。
小儿推拿技法答疑

电费折扣充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