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与增强儿童听力的小儿推拿方法

评论176

儿童听力障碍

 

【定义】指儿童听力下降,或丧失。传统中医病名为耳鸣、耳聋。耳鸣为自觉耳内持续声响(小儿不能叙说)。耳聋指听力丧失。

【病位】耳、脑、肾

【病势】壅堵与不足并存

【病性】有热有寒。

【病因】先天禀赋异常,妊娠感染邪毒。小儿热病后期,滥用药物,外伤耳部,痰浊与瘀血堵塞。

【病机】耳窍堵塞,或耳窍失养,传导与感音障碍。

【理论依据】

一、中医

1.耳的生理

《说文》“主听也”,《易 说卦》“坎为耳”,《管子水地篇》“肾发为耳”《淮南子 精神训》“肝主耳”,《白虎通》“耳者,肾之候也”《灵枢 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耳是外界声音与人体联系的窍道。其中,耳廓以纳声,耳道以传声,鼓膜以振声,听骨以敲、扩声,内耳感应与转导声,中枢整合决断声,共同完成人体的听觉。

此为经典传导通路。即:声波→耳廓→外耳道(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中耳)→毛细胞(内耳)→听神经→脑干(听觉传导系统)→听觉中枢(中枢)

人体还存在声音的骨传导通路。声波不经过外耳和中耳,直接通过颅骨刺激内耳,引起听觉。骨传导通路为小儿推拿鸣天鼓、敲头颅、干洗头等健脑益智复聪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2.堵塞则聋

闻声的过程是声音由外至内,最终到达内耳的过程。在人体,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的(空气传导最慢,约340m/s;水次之,约1450m/s;固体中的铁最快,达到5200m/s)。如果这一路径不畅通,犹如江河壅堵,声音传导当受影响,或完全因此而隔绝不通,导致听力下降。

多种因素在理论上存在壅堵耳窍的可能。寒主收引凝滞,使耳道收缩狭窄。风邪入中,风吹林动而鸣响。热邪蒸迫,气压高而上冲;肝阳上亢,趋势与声音由外及内相逆,阻碍声音传导。湿性粘滞,重浊,塞耳窍、堵声音。瘀血停滞,经络不通,耳窍亦不通。总之,耳窍通则有声,堵则闭郁,闭郁则声不能达矣。这是传导性听力下降的共同病机。

 

3.感应缺失则聋

闻声闻声,一定要闻!闻是人体主动摄取声音的过程。

由于“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可以肯定由耳窍传导进入的声音最终被大脑感应,并在大脑得到整合才得以闻及。

感应使声音映衬在大脑上。感应必赖精髓,映衬须得阳气。二者缺一不可。传统中医认为脑髓与肾精相通,乃肾中精血所化,而投射之源在于肾气所使,从而建立了“肾开窍于耳”的理论。
可见,感应之本在脑,在肾。

如果外感和内伤各种因素影响的不是耳道,而是损伤或破坏了与感应声音有关的脑髓和肾精,致人体感应缺失,也必然影响听声,导致耳鸣耳聋。如感染邪毒、中风、外伤,先天肾精不充、脑髓空虚等。
这是感应性听力下降的共同病机。

 

二、西医

1.原因

引起听力下降的原因较多,主要有:洁耳不当,损伤鼓膜。它病所致,可由局部病变如中耳炎、鼻炎,也可由全身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引发。一过性听力下降多由于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所致。生活与工作在不良环境中,长时间接触噪音,或噪音太大也是影响听力的重要原因。儿童多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
2.分类

但凡听力下降都称为耳聋,但程度有别。听力损失又称聋度,或听力级,指人耳在某一频率的听阈比正常听阈高出的分贝数。听觉障碍轻者称重听或听力减退,重者称耳聋或全聋。一般临床一般将其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三类。传导性病变在外耳或中耳,为声波传入内耳受到障碍。感音神经性病变在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是人对声音的感觉和认知功能障碍。兼具两者特征。

【治疗】

一、原理

1.通窍复聪。采用祛邪、活血、豁痰等方法以通耳窍,祛壅塞,维持耳道畅通。

2.益髓填精,补肾健脑以提高感音能力。

二、治法

1.中药:熟地、山茱萸、核桃、紫河车(滋补肾精,健脑益智)、天麻、川芎(祛头风,止鸣响)、琥珀、珍珠母(镇静安神、镇肝息风)、红花、桃仁、丹参(活血化瘀通窍)、法夏、陈皮、菖蒲(豁痰开窍)、羌活、防风(祛风通络)、车前仁(利水消肿通窍)

2.小儿推拿:补肾经、揉二马、掐肾纹(补肾复聪)、鸣天鼓、双风灌耳(运用骨传导,刺激内耳复聪)、点翳风、听会、向后下方牵拉耳廓(疏通经络,疏通窍道)、双点门(健脑益智)、拿风池与上月球(改善大脑供血,利于复聪)、推天柱骨与桥弓(降逆、清热、平肝息风)、掐揉二扇门(发脏腑之汗,祛邪外出)、拔伸扳颈椎(整脊术,有助于听力恢复)、鼓气法(刺激咽鼓管,行气活血,防聋)。

【调护】

⒈日常生活防噪音,防止滥用药物,防治中耳炎和鼻炎。

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睡眠

3.保持良好用耳习惯,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

电费折扣充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