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脾胃病症的共同病机及其治疗方法

评论343

1.脾胃病症机理

脾胃病症的病机由脾胃系统的生理特征所决定。脾胃系统由脾(胰)、胃、大肠、小肠、三焦、肝、胆等脏器构成。主要负责人体对于水谷饮食的化生。脾胃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看,有三大生理特征。

(1)管道系统

从口腔直至肛门为一完整管道系统。肝、胆、胰等也通过一定方式与这一管道相通。

管道以“通”为用,最忌壅塞。管道通畅是脾胃系统发挥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管道壅堵是脾胃病症的共同病机。如食道壅堵为噎嗝,胃脘壅堵为胃脘疼痛和厌食,肝、胆、胰和大肠小肠壅堵为腹痛、腹胀,大肠壅堵则便秘等。

(2)下行趋势

食物从最上边的口腔进入人体,大便从最下面的肛门排出,整个过程是下行趋势。运化在下行趋势中完成。脾的升清实为只产生气血的原料,上输到心肺。最终气血的生成是心肺和肝等脏腑的功能。但传统中医将其归于脾胃。

下行以降为顺,最忌上逆。下行趋势与人体从外界摄入食物相一致,它也是脾胃系统的另一重要生理特征。不下行则壅塞,甚则上逆。气机上逆也是脾胃很多病症的共同病机。如胃气上逆则呕吐,上逆动膈则呃逆,胃火上薰则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胃气挟腐浊上逆轻则口臭,重则鹅口,肠腑之气不下行则便秘。各个脏器,气不下行,壅而不通则为痛、为胀。

(3)蠕动为征

只要进食吞咽,只要转运,只要气血生成,只要糟粕排出,脾胃整个管道系统就必须“动”。它不是一般的动,而是一种神秘的、特殊的、按时、按一定顺序、依节段渐进地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之为“蠕动”。

蠕动是脾胃肠的特征,更是生命的特征。脾胃的升清、降浊、管道自洁等均在蠕动中完成!蠕动的失调是很多脾胃病症的共同特征。

①蠕动太快:是腹泻、完谷不化、肠鸣、痰饮等病症的重要机理。

②蠕动太慢:多与上述壅堵和上逆病机共存。最易导致便秘、腹胀、倦怠等病症。

③逆蠕动:产生呕吐、冒酸、胆汁返流、气上冲胸等病理状态。

④蠕动不协调:是造成小儿腹痛、夜啼、尖叫、大便不调等的主要原因。

(4)脾常不足

这是中医形成的贫困年代的主要病机。判断脾常不足的国家级标准为:

①厌食。②大便稀溏或腹泻。③腹胀,喜按。④面色萎黄。⑤身高体重不达标(标线有上中下三条区间线,即-3SD到+3SD。SD标准差的英文缩写,在三条线范围内都是发育正常,只要不在最低线下面都不算身高体重不达标)。该标准认为上述5条标准应该至少满足4条才能诊断脾虚。以此标准请大家看看你对孩子脾虚的诊断是不是谬误了。

脾常不足可导致的病症主要是疳积、厌食、五迟五软、腹泻、腹胀、流涎等。

(5)营养过剩,脾胃俱旺 胃主受纳,胃气旺则能食。脾主运化,脾旺则能运和化,能将食入的饮食中的营养更多地同化为自身的物质,最终导致营养过剩。脾胃俱旺是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倦怠乏力、头昏、大腹便便等病症的病机。诚如《脾胃论》作者李东恒先生的经验“脾胃俱旺,则能食能肥”。

 

2.脾胃病症的治疗

(1)管道要疏通

疏理管道可以用药,如枳壳、枳实、莱菔子、青皮等。但机械力学外治法实为疏通管道之特色。小儿推拿的腹部揉、按、推、摩、荡、挪等手法,抱肚法,特别是针对痛点和异样点的摩、揉、点按、振颤等手法,对于打通壅堵,宣导气机,保持通畅等有显著疗效。

(2)下行要引导 下行是趋势

药物虽然也有升降浮沉趋势,如大黄、芒硝、枳实、荔核、沉香、厚朴等。但药物远远没有推下七节骨、退六腑、清大肠、清胃经、抱肚法、向下振按推抹腹部等推拿手法那般直接方向向下,叠加于胃肠本身的下行趋势,促其下行,助糟粕排出。

(3)蠕动要协调

对于蠕动的调节西药走在前列。开发有促进和抑制胃肠蠕动两大类药物。促进蠕动如胃复安、多潘立酮、伊托比利、西沙比利、莫沙比利、红霉素等。抑制蠕动主要有昂丹思琼、格拉思琼、非多托辛、洛派丁胺、匹维溴铵等。中药增强蠕动主要为行气药、补益药,抑制蠕动主要为清热药。而推拿手法,特别是脘腹部的直接操作,因为同样一种手法可运用不同力度、频率和不同方向,因而理论上其对蠕动的调节具有直观之影响。如促进蠕动可选择顺时针、力度稍重、快频率之摩、揉手法,以及振按法等;抑制蠕动可选用逆时针、力度稍轻、慢频率的手法等。

(4)脾虚宜补之

对于符合脾虚诊断标准的患儿才可以运用补脾法。传统中药的代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与其说它是药,不如说它是药膳,在食物缺乏时代它应该有效。而传统小儿推拿之补脾经、捏脊疗法、足三里、神阙静振等法显然较之药物更具有优势。但必须明白,推拿补脾,不是供给多余物质和气血原料,而是改善脾胃功能,促进其运化,产生更多的气血。

(5)脾实要泻之

在中国百姓生活发生了根本改变,在营养普遍过剩的当今,这一治法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肥胖、高脂血症、脾气暴躁和性早熟的孩子,清脾比补脾有时更有疗效和理论依据。传统中医李东恒和钱乙意识到这一点。李东恒认为肥胖因为脾胃俱盛,钱乙开发泻脾散,又称泻黄散,由藿香叶、山栀仁、石膏、甘草、防风组成。小儿推拿可运用清脾经、清胃经、推下七节骨、重手法捏脊等调治脾胃功能过旺。

(6)脾胃疾病其它治法

主要有醒脾法和燥湿法。醒脾中药有陈皮、腊梅花、藿香、苏叶。水果汁甜甜的,香香的,微酸的,功效不输给中药,可以果汁代替中药。燥湿以二陈汤为代表。以上两法均非小儿推拿之所长。为疾病调养时的注意事项。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