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后咳嗽总不见断根的病因及治疗思路

评论190
摘要...

很多人在问我,咳嗽,怎么收尾? 咳嗽,绝大多数时候,是在排痰,痰没了,就不咳嗽了。 咳嗽的痰,就是气管分泌的,痰在气管滑动,就会痒,刺激气管,产生咳嗽。

我遇到的最多的情况是这样的:很多小孩,先是发烧,咽痛,然后用西药,或其他清热的药,用完了后,发烧好了、咽也不痛了,就剩下一点咳嗽,总也拖着不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分析下来,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失表误表,感冒发烧咽痛,本来是个表证,用的药,应该以解表药为主,风寒也好,风热也好,一个原则,把邪透出去就可以了。但是你不用透,却用压,用了比较寒凉的一些消炎药(个人观点,不代表所有人),把发烧鼻涕喷嚏给压进去了,自然就变成了咳嗽,因为邪还在,没走。

第二个,就是内伤了,内伤脾胃了,寒凉药伤了脾胃,导致脾胃不能运化水湿,聚湿生痰,而痰是从脾上升到肺的,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气。或者过甜的滋腻糖浆类药,或炖了什么糖水之类,直接甘甜就腻成痰了,上升到肺,最终,引起咳嗽,而且甜腻本身也能影响气的流动,气不动了 ,也会聚湿。

第三个,这个就多了,无非就是家长,看孩子感冒好了,病过了,人肯定虚了,补补,炖个鸡汤,吃个花胶,要么海参,要么虫草,总之能补就补,好了,咳嗽,又要开始了。

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本身体弱,稍运动即出汗,一见风即咳,这一条是基于三,因为你补了,就容易积,有积就有热,有热就出汗,体虚,出汗见风就会病。

回正题。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你内伤了脾胃,我用四君子汤,补正气,正气足了,就不容易感冒了。你肺还有痰,我用二陈汤,化痰,痰没了,就不会再咳了。 这样一来,既堵了痰的来源,又祛痰,开了痰的去路。最后再忌好口。 所以脾虚之虚人久咳,可以用一个很平常的方子,即四君子汤合二陈汤的合方,也就是六君子汤。 扶正祛邪。 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橘红、炙甘草

这里有时我用陈皮,有时我用橘红。 咳嗽的时候,用橘红多一点,咳嗽好了,我用陈皮多一点。 不要问我剂量,我没有标准,我看体格决定用量。 不要小看这个方子,王道无近功,我就用这个方子,治了一两个月,治好了一年的咳嗽。

另外还有一个咳嗽收尾的方子,叫止咳十一味:当归、川芎、法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桑白皮、青皮、杏仁、川贝、五味子。 痰特别多的时候,我会用这个方。

电费折扣充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