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百脉皆汇于两掌的意义、原理和临床运用

评论9561

小儿推拿有“百脉皆汇于两掌”之说。提示:分布于小儿两手掌上的特定穴位是小儿推拿的特色和重要内容。

小儿推拿两掌常用特定穴位(包括前臂)约40个。传统小儿推拿几乎将其作为重点推拿部位。今天的小儿推拿也不例外,继承了这一传统。可以说,不论古今,小儿推拿不推两掌肯定不行。

但是,关于两掌何以重要,两掌理论有何内涵,何以在小儿推拿形成独特的百脉皆汇于两掌理论等问题却少有讨论。

通过对古代小儿推拿文献的复习和对小儿推拿上肢特定穴位名称、定位、功能和临床运用的感悟与思考不难发现,所谓“百脉皆汇于两掌”的理论建立在古人对儿童身心和对人类上肢的进化、演变与发展的独有认识基础上。它是咱祖先在小儿推拿中运用传统中国文化和中医理论的典范。

探究古人构建两掌穴位的原理、特定穴位的具体推拿方法,掌握百脉皆汇于两掌的精髓,不仅对于小儿推拿的继承和发展有意义,对于深刻理解传统中医理论和中国文化也有意义。

一、百脉皆汇于两掌的原理

1.治疗原理

小儿推拿因防治儿科疾病而产生。任何小儿推拿理论首先是用来解释临床治疗的。“百脉皆汇于两掌”也不例外,它建立起特殊的关于“疾病-血脉-两掌-推拿”的假说:

①民俗“一脉不和,周身不安”。提示:疾病的发生,至少存在一条或多条,或整个身体血脉(气)失调。

②反之,血(百)脉调和,身体健康,疾病自去。

③百脉皆汇于两掌。

④推拿两掌,调和百脉,从而治疗(几乎)所有疾病。

该原理与传统中医脉诊原理类似。

试比较诊脉原理

①一脉不和,周身不安。

②肺朝百脉。

③手太阴肺经之寸口太渊(穴)为脉之总汇。

④寸口诊脉可了解百脉调和与否,进而诊查全身疾病。

2.体位原理

人类是直立动物。上肢从爬行中解放出来,不用负重。两掌位于上肢末段,两手轻巧,可以随便摆放并易于固握。推拿两掌最为方便,可取任何体位。其位相特别适合于不能根据医嘱调整自己身体体位的孩子。

3.功能原理

上肢从爬行中解放出来,人类的手成为劳动工具。既有粗放运动,也有精细运动。手的灵活,手的抚摸和手的感知成为人类手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标志。换句话说,动物的前肢用来支撑体重,人类的手用来抚摸和感知。抚摸对外,感知对人自己。抚摸是形式,感知是实质。手心相应,抚摸和感知相辅相成。它们是人类手,甚至是人类自身的本能和客观生存需求。小儿推拿,重在推两掌,是对小儿上肢本能欲望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一方面,安抚小儿,增进睡眠,镇静安神,镇痛退热,抑制兴奋。另一方面,欲望得到满足,释放出欣快感,激活身心,强身健体,代谢旺盛,神采奕奕,兴奋性提高,又与中医补虚目标一致。所以,推拿小儿两掌促进儿童健康、协调儿童全面发展的功能无庸置疑。

4.解剖原理

成人双掌老茧多,皮肤厚,角化严重,皮肤腺体萎缩,神经感觉性降低。小儿之手柔嫩,皮肤薄,角化少或无,皮下血脉和腺体丰富,神经纤维细嫩,感觉灵敏。因此,小儿推拿上肢的感应性和传导性都较成人强,有助于发挥各种生理功能。

小儿四肢,特别是手的发育对大脑有特殊促进作用。小儿中枢神经支配四肢运动,感知四肢冷热、痛痒和抚触。适宜的四肢运动和麻挲又反作用于中枢,对中枢产生感统作用。因而,小儿推拿对两掌的抚触,特别是对称的、轻抚的、曲线流利的手法刺激对于神经系统的全面发育和功能完善有重要意义。

至于经络方面,手掌是手三阳经和三阴经聚汇之处。目前还看不出有何特殊性。

5.心理原理

婴幼儿天生恋母。儿童对一切陌生的活动和信息有一个适应过程。表现为本能地对陌生产生应激、警觉,甚至拒绝等负面心理效应。就部位而言,越接近中心位置,儿童的这种负面心理效应越强烈。人体所有部位中,手和脚为末梢,远离心胸和大脑等中心区域。因此,推拿两掌在人体所有部位中,是最易于接受和适应的。小儿推拿实践也发现,推两掌时孩子哭闹少,推头面和胸腹部孩子抗拒得多。这或许是推拿三字经流派只推上肢穴位的原因之一。

小儿推拿常常取坐位,被妈妈抱着,“不离娘怀”是小儿推拿选择体位的原则之一。在娘的怀中,孩子就有安全感。在此基础上,推拿师牵小儿小手推拿其实是将孩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

二、百脉皆汇于两掌核心内容的构建

诊脉只是诊断,只有一个部位和固定的一套诊察方法。小儿两掌推拿涉及多个部位,多种手法,以及配合,涉及诊断和治疗。

脉诊建立起脉象的三部九候、平脉异脉、诊脉时间、脉象属性和意义等核心内容。小儿两掌的理念和操作,特别是针对不同体质的保健和针对不同病症的治疗远比只用于诊断的脉象复杂。咱古人真是绞尽脑汁,构建了相当完美的理论,并将其演绎和发挥到极致。

1.疾病就是脏腑功能失调-治疗疾病必须调节脏腑-五脏归经

传统中医以五脏为中心。临床任何症状都与五脏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脏腑相关。

各个脏腑的位置、形态和联系渠道各不相同。脏腑的生理功能更有其特异性。生理的异常就是病理。脏腑特殊的生理功能决定了它们在病理情况下各自的特征。所以,相关症状一定是某一脏腑的病理性反应。一定症状对应某一脏腑,被小儿推拿称之为“症状归经”。

一般认为:

咳嗽、流涕、哮喘、痰鸣、发烧、感冒、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扁桃肿大归于肺。

厌食、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痢疾、完谷不化、便秘、积滞、疳积、流涎、肥胖归于脾。

多动症、抽动症、眨眼症、磨牙症、黄疸、胁痛、口苦、气逆、中耳炎、疮疹归于肝。

惊厥、夜啼、汗症、口舌生疮、心悸、贫血、吐弄舌、感统失调、胎怯归于心。

遗尿、尿频、尿赤、尿痛、盗汗、五迟五软、耳鸣耳聋归于肾。

症结就是治疗的主攻方向。症结在五脏。推拿关键就在五脏了。为此,“百脉皆汇于两掌”理论,创造性地将五个指头的罗纹面命名为五脏。

即从拇指经食、中、名到小指分别为脾、肝、心、肺、肾。相关症状乃某脏腑病变。于是,就选择相应手指罗纹面,无论上下推和左右旋推,只要激活这个命名为相关脏腑的指头,理论上,脾经自己就去调脾,肝经管理肝,心经主宰心,肺经清肃肺,肾经专补肾。加之,五经穴还有配伍,还有联动,两掌还有诸如胃、大肠、小肠、胆、三焦、膀胱等六腑穴位,以补充五脏之不足,供精准推拿选择。

2.疾病就是阴阳失调-治疗疾病必须调节阴阳-改良黄蜂出洞(分阴分阳)

《素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阴阳平衡和阴阳失调被传统中医确定为健康与疾病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任何疾病都存在阴阳失调。任何疾病都可以通过调节阴阳来治疗。

如何调阴阳?

百脉皆汇于两掌理论构建了颇有特色的调理阴阳术式。

①手腕横纹正中为总筋。桡侧为阳池,尺侧为阴池

②从腕横纹中央向两边分推称为“分阴阳”。反之,从两边向中间合拢称为“合阴阳”

③分阴阳时两手拇指可均匀用力,左重右轻或左轻右重,还有单(只)分阴和单分阳。

通过以上掐总筋和分阴阳等操作,无论阴虚还是阴虚,阳盛还是阴盛,总能找到最佳的让阴和阳在理论上重新回到平衡状态的方法。

由于心为君主之官,协调五脏,统领阴阳。心包经位于前臂正中。古人设想阴阳的调节(掐总筋)是由君主-心安排的,从而发明“一掐心经。二掐劳宫。三分阴阳”的“黄蜂出洞”复式操作

如果加上捣小天心,将古法黄蜂出洞与分阴阳合并与改良,似乎能更好的调节阴阳。

3.疾病就是正虚邪盛-治疗疾病必须扶正祛邪-上三关与下六腑

人生活在一定环境之中。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和作用于人。人适应环境变化则生存,则健康,则长寿。不能适应则灭亡,则疾病,则夭折。当人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时,特定的环境因素就被称为邪气。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被概括为正气。因此,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存在正气虚和邪气盛病机。

百脉皆汇于两掌理论除了发明肾顶、肾纹、二马等补益正气,二扇门、板门、掌小横纹等祛除邪气外,更发明三关与六腑扶正祛邪。

①前臂桡侧为三关,尺侧为六腑。

②三关上推,六腑下推

③推上三关能够补益正气,退下六腑能祛除邪气。

④上三关与下六腑按照一定比例推。如3比1,6比4,5比5等。

总之,务求达到最佳的扶正祛邪效果。以求得人与环境的统一。

4.疾病总有寒热-治疗疾病必须适其寒温-内外劳宫

人体体温恒定在36-37度之间。过低则寒,过高则热。或寒或热,也是疾病的共同特征。大凡疾病,特别是外感性疾病和虚弱性疾病总会偏离寒热基线。这个时候,治疗的关键就在于适其寒温。

寒了,寒则热之。热了,热者寒之。寒热运用,以恒为期。

百脉皆汇于两掌理论除了上三关和下六腑以调寒热外,特别构建水底和火山。水底,内劳宫也。火山,外劳宫也。内劳宫处,天生凹陷,凹以盛水。外劳宫处,高耸凸兀,凸以喷发。热,则于内劳宫处水底捞明月。寒,则于外劳宫处升散助阳。同时掐揉内外劳宫,则平调寒温。

5.疾病总有升降紊乱-治疗疾病必须顺应升降-左右端正

人以正中线为轴,左右对称。一左一右,左升右降,升降相因,升降相成。

人活一口气,一呼一吸为息,息乃生命象征。“呼吸-吐纳-推陈出新”成为人体的基本代谢方式。

健康人当升则升,当降则降,升之有度,降之有节。整体气机升降出入,云雨与共。任何疾病,如果从升降出入趋势上进行分析,都可以寻找到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升之太过和降之太过等病机。针对升降出入紊乱,理应针锋相对对异常的趋势进行调节。

古人一定注意到手掌有五根手指,五根手指以居中的中指为轴左右对称。创造性地设立左(桡)右(尺)端正。并将中指甲根部中点谓之“中平”穴。中平-左右-端正。好富有相像能力!操作时,先掐中平穴3-9次。然后根据病情,当升,则向上推桡端正;当降,则推尺端正。也可按照一定比例分别推桡尺端正。总之,务求升降趋势的平衡。

三、意义

小儿推拿百脉皆汇于两掌理论很好地阐释了小儿推拿的治疗原理,有效地指导了小儿推拿的临床实践。特别是对于小儿重点穴位的选择和配伍有积极意义。

四、存在的问题

1.纯粹哲学概念和中医思维。难于同现代科学接轨。

2.两掌的操作对任何脏腑都是间接作用。临床还应配合在脏腑体表投影区域的操作。

3理论缺乏实验数据支撑。

 

文章来源 公众号: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

电费折扣充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