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疳”的考证与治疗思路

评论235

现在有很多中医理论,怪怪的,不知道如何产生。

最典型的莫过当今中医对于疳证的认识。

几乎所有中医教材和书籍都认为疳症又称疳积,是典型的脾胃病症。因为后天喂养不当,饮食内停,脾胃负担过重,导致脾气虚,脾虚运化失调,积滞更加化不了,这是因实致虚。也可因为先天脾胃弱,或其它原因或其它脏腑病变损伤脾胃之气,脾胃虚了,运化力弱,容易积滞,积滞内停,脾胃之气越虚,越难康复。这是因虚致实。脾虚与积滞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疳症难于治疗。听起来也很合理。民间更有“无积不成疳”“积为疳之母”之说。

理论我过去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这种理论。

编书时,写到疳症。只是想弄清楚到底谁最先提出“疳”就去溯源了。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改变了我过去对于疳症的认识。

“疳”首见于《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骨蒸候》(注意篇名。不会是脾虚!),谓“蒸盛过伤,内则变为疳”,“久蒸不除,多变成疳”。明确疳证为小儿“蒸”出现的意外。蒸腾显然指阳热。阳热太过,“壮火食气”和“热盛伤津”病机使患儿气(元气)液(津液)伤损而致疳。《保婴撮要•疳》谓“盖疳者干也”。《幼科铁镜•辨疳疾》“疳者,干而瘦也”。

可见,“疳”最早产生于古人对孩子变蒸的认识。变蒸是传统中医一种有争议的小儿生长发育理论。造成者列举蚕与蛇的脱变和动物冬眠结束。认为人一生也会有多次大的生长发育周期。反对者认为人的生长与发育不可能如古人所规定的那么机械(初生起,32日一变,64日变且蒸,10变5小蒸,历320日。小蒸以后大蒸,大蒸共3次,第1、2次各64日,第3次为128日。合计576日。甚至将每一变与每一蒸同人体每一块骨头和每一条经络变化相联系)。

其实,变蒸是小儿生长周期之间转换的一种规律和现象。小儿生长发育很快,各个生长发育时期速度不同。在同一个生长发育周期内,能量和生长速度基本同一,没有不适应。当孩子从一个生长周期转向另一个生长周期的时候,能量与生长呈跳跃性,小儿当不适应。由于小儿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即1月内生长发育最快。以后每经1-2月,其生长发育速度与前期相比明显减缓。当由快的生长发育周期逐渐变慢时,就有一部份能量需要释放,于是就产生发热、神疲(或躁动)、不思食等症状。特别是发热,它是变蒸的必须症状。因为发热本身意味着能量的直接释放。

用阴阳学说更好解释。人之初生,阴阳具备。阴为稚阴,阳为稚阳。阴为形体物质,阳为功能趋势。阴属水,阳属火。儿童的生长是阴阳协调的生长。孩子呱呱坠地,阴与阳偕,阳化气,阴成形,二者共同成就孩子的生长与发育。生理上,孩子出生第一个月生长最快,以后几乎按月份递减。即第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慢,第三个月比第二个月慢。依次类推。如此,当本来协调的阴阳到孩子第一个月结束时,形体阴的生长突然放慢。这时候,阳就显得亢盛。阳盛则热,孩子就发烧了。随着孩子发烧,阳热散去,体内阳复于阴平衡。于是,1-2天低热后,孩子阴阳又以新的节凑重新相偕而行。如此,至孩子3岁左右,发育基本成熟。这就是古人变蒸大致时间的计算。

由于变蒸是人之生理,因而变蒸引起的发热不应该高热,也不会持续太久。如果,变蒸变得太过或持续时间太久,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蒸热太过,热所焚,气之伤。蒸热太久,热之灼,津之亡。显然,疳积与吃(饥饿或撑胀)无关,而是孩子变蒸异常,内热得不到宣泄,无端消耗了人的元气和津液出现的一种气液双亡的病变。

传统捏脊和挑疳能防治疳积并不是补了脾。捏脊是因为从下向上捏(升),最后一次向外重提(外)发散了阳气。挑疳是因为孩子恐惧(恐则气下)、惊悚(惊都气乱)、挣扎哭闹等使多余阳气消耗或发散。

另外,从篇名《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骨蒸候》,以及疳症与麻疹、天花和破伤风等共同被列为儿科四大难治性病症,以及成人四大难症中有痨病来看,疳症很可能指过去儿童结核。这是那个年代死亡率很高的病症。

由于疳症多为元气和真阴虚衰。或才为痨病,因而我们提倡用捏脊疗法发散阳气,用温熨丹田和拿肩井等法治之。内治以中药膏方为主。以益髓填精和补益元气治之。缓补以图治。

 

文章来源 公众号: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