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通用方(增效方)的设计历程、原理与处方

评论260

成都中医药大学课堂真实的教学例子。

“同学们明年将要毕业,成为治疗疾病的大夫”他如此开头。同学们紧盯着他。

“亲爱的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你们天天面临的疾病的定义是什么?”

如此普遍的问题,下面却哑然。这本来是从进校,或者从填报高考志愿那一刻就应该关注或弄懂的问题。可临近毕业,甚至毕业很多年,一些同学仍然云里雾里。

他点名学生回答。

“疾病就是身体不舒服”

“‘不舒服’妥不妥?”他提醒。

“那就用‘痛苦’”

“对!‘痛苦’比‘不舒服’好。疾病就是身-体-痛苦”他特别将身体两个字拖得很长。

一些同学反应过来。“心里,还有心理。是身心的痛苦”

“还不全面!”他斩钉截铁地说。

“还有啥呢?”同学议论开了。

他给出一个案例。

“一个老年痴呆患者。摇头晃脑,涎流不止,小碎步移动着。你问他身体痛苦吗?他以沉默表示‘I do not know’,你继续问他心理痛苦吗?仍然没有回答,应该还是‘I donot know’。这时候,我,作为医生看不下去,病人家属也看不下去。大家因他而伤感。同情他,怜悯他,关爱他,治疗他。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疾病还包括和谐,即情感和融入社会方面的问题”。

“OK!”他为同学们跟上他的节奏,很快反应而高兴。

“我刚才给大家介绍的疾病的定义,可是WHO的顶级专家们总结并发布出来的。它反映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过程。从身体、心理到和谐、情感和融入社会是一大进步。”他如此总结。

WHO专家的观点,全世界发布,应该很全面!他却说这样的定义不好。

“那该怎样定义?”同学问。

“定义某种事物有几种方法。一是直叙法,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和概括事物的面貌和本质。这种定义用得最多,直观,易懂。如WHO关于疾病、疼痛、关节炎等定义。但这种命名常常会随着对某事物认知深入而不断修正。二是替代法。要求用相近的词汇进行相互间解释。古文最喜运用。如‘按者,抑也’,‘抑者,按也’,‘蹻与跷同’等。三是排除法。即排出事物的对立面,就只剩下事物本身了”

“排除法?”

“比如疾病。就要排除不是疾病”

“不是疾病会是什么?”

“再想想。不是疾病会不会就是健康。‘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有趣啊。老师”

讲到这里,他竟然突然获得灵感。

疾病和健康其实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状态。疾病是欲避免和消灭掉的状态。健康是受欢迎并需要保持的状态。

这时候,他在黑板上写下巨大的“健康”和“疾病”四个字。然后,大声问学生“疾病和健康这两种状态是永恒的吗?”

答案当然否定。即疾病和健康不会永恒。

他立即在“健康”和“疾病”之间用转换箭头联结。显然,在一定条件下,疾病可以朝健康方向转化;同样,在一定条件下健康也可朝疾病方向转化。

看来,关键的关键就是条件。理论上,满足一定条件,疾病就能向健康方向转化。如此,治疗疾病就变成了探索疾病的共性和规律,弄清楚疾病在什么条件下朝健康方向转化。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创造出这种条件。条件找到并创造出来,疾病向健康方向转化就成为可能。而一旦疾病向健康方向转化,疾病本身就消失或减轻,就实现了治病。

他由此想到了目前临床上中医还不能很好解释的一种现象---几乎所有名老中医都有自己对于疾病的特殊认识和习惯用药与处方。有的一辈子都以小柴胡汤化裁,也有凭桂枝汤打天下,更有还有藿朴夏苓汤从夏秋用到冬春,还有总不离四君子或四物汤的。在药对运用中,有黄芪配茯苓,或半夏配枳壳,或桔梗配苏叶,或石膏配知母,或黄连配吴萸;有的不离附子干姜,还有的大黄普遍运用。

这种万病一方和固定药对每病皆用是辨证论治所不能解释的。

有人认为这种用药都有效是因为名老中医的名气,是患者心理作用。

通过对疾病病机的研讨,应该承认,名老中医用药都有效是因为他们的处方和用药都切中了作为疾病的某一条或某几条共同病机。临床只有谨守住了病机,针锋相对处理并消除了病机,病症才可能得到改善或治愈。

那么,名老中医治病切中的疾病的共同病机是什么呢?

根据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规律的认识,这种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正虚邪盛、升降紊乱、不协调和不清肃等七条。也就是说,只要满足这七条中的某一条或某几条,就能打断疾病的发展与延续的链条,从而截断它,消除它。就铲除掉了所有疾病滋生的土壤,疾病无所依附就治愈了。

因此,无论中药还是小儿推拿,都可以从名老中医万病一方和固定药对每病皆用中受到启发去设计出更加科学,更加全面,也更加有效的通用处方。

让我们再一次聚焦作为疾病,总要满足一款或多款共同基本病机。这次,加上有针对性的中药处方和小儿推拿穴位和手法。

疾病就是阴阳失调---金匮肾气丸。头面四大手法、黄蜂出洞

疾病就是气血失调---八珍汤。运内八卦、拿肩井

疾病就是脏腑功能失调-越鞠丸。推五经、推揉五俞穴

疾病就是正虚邪盛---参苏丸。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捏脊、神阙静振

疾病就是升降紊乱---黄连泻心汤。掐中平与桡(左)尺(右)端正

疾病就是人体不协调---乌梅丸。双点门、调五脏

疾病就是不(清灵)肃洁—承气汤。抱(胸)肚法

其实在小儿推拿临床,上述穴位不论何种病症,不论病症的虚实、寒热,它们早就被普遍运用。

中药能不能将上述药方化裁之后形成一个通用方,不好说。但小儿推拿却能够,而且已经在临床形成了如此的通用方。它们对于病症的治疗和干预真还有实实在在的疗效。至少有利于增效!

 

文章来源 公众号: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