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评论176

【】【】

【主要完成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医药学院、山西河东少儿推拿职业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要】

几十年思考与探索中医。构建起中医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将治病与治人有机结合起来,弥补了辨证论治模式主观、片面、不可复制等缺陷。通过出版《小儿推拿学》教材和《小儿常见病症病机解析》等著作,奠定和完善了该模式。

在多家中医临床机构推广运用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均取得很好疗效,创造出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小儿推拿事业的发展。说明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符合中医临床规律,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对于丰富中医理论和指导中医临床均有一定的意义。

一、项目简介

《内经》认为治疗病症的关键在于抓住病机。《素问 至真要大论》不仅提出了“谨守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还将千变万化的病机归纳为十九条(《素问至真要大论》,还对多种具体病症的病机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诸如:

咳嗽--《咳论》“肺之令人咳”(歧伯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考其原文,非五脏六腑致咳,而是咳嗽影响它脏。如咳而心悸为心咳,咳而呕吐为胃咳,咳而遗尿谓膀胱咳等。

心腹痛--《举痛论》“外引小络则痛”“拘急则痛” “不通则痛”

关节肢体痛--《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为为痹”

发热--《热论》《评热病论》 “阳盛则热”“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提示闭郁则热) “无水则热”

水肿--《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提示“水泛肌肤”)

萎症--《萎论》--“治萎独取阳明”“宗筋纵”(提示宗筋失约失维则萎)。

卒口僻--《灵枢 经筋》“颊筋有寒,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提示左右寒热致僻

汗症--“阳加于阴谓之汗”。

不寐--“阳不入于阴”“神不守舍”。

厥症--“阴阳气不相顺接”等等。

本项目在此基础上,通过全面复习传统中医文献,分析考查中医临床诊疗过程,特别是通过对现行“辨证论治”诊疗模式的反思,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起中医“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

该模式紧紧围绕病人最为关切和最为痛苦的主诉展开诊疗。形成围绕主诉,研究主诉,主攻主诉的特点。并建立起与谨守疾病(主诉)共同病机,谨守具体病症病机和谨守患者体质病机等三个层次相适应的“通用方-基本方-据症加减”治疗模式。其中,“通用方”为协定处方,针对作为疾病的共同机理,不论男女、老少、年龄和病种,每病必用,每病相同,不需辨证。“基本方”针对不同主诉(病种),由参与研究的几十家大专院校和医疗机构共同完成,完整地体现在《小儿推拿学》和《小儿常见病症病机解析--谨守病机解儿难》书中,也不需辨证。“据症加减”为针对具体病人,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处方。如此,治病与治人相结合,确保临床疗效,并经得起重复。

该模式建立后,我们进行了试验和推广。前后共十余家门诊、住院和保健机构运用了该模式。发现不论治疗还是保健,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创造出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为模式载体—国家卫生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小儿推拿学》6年内15次印刷,并获得全国中医药教材优秀奖。《小儿常见病症病机解析-谨守病机解儿验证》出版不足2月已3次印刷,创造了中医药书籍出版发行之最。

本项目构建的中医“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较好地反应了中医临床诊疗病症的规律,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诊疗理论,又对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主要科技创新

1.1构建中医临床“谨守病机诊疗模式”

1.1.1构建诊断和认识病症模式

中医的目的在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病症。中医临床为中医医生面对各种病人。考查其诊疗过程,发现中医医生面对的病人具有三重状态(情况):一是病人病了。二是病人患的某一种(单纯)或几种(混合)具体病症。三是即使同一种病在具体病人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本项目以此为线索展开研究,提出和构建了中医临床认识和诊断病症的方法论。包括三个层次:

(1)谨守病症共同病机

病人的病症可以不同,具体患病的原因千差万别,但病人“病了”却是不争的事实和主要就诊原因。各种病症可以不相同,但所有病症都有其滋生的共同土壤。

“疾病”就不“健康”。“健康”就没“疾病”。疾病是一种医生要化解的状态,健康则是一种医患共同期待的状态。疾病和健康两种状态互相对立,但又互相转化(如图)

 

疾病和健康之间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朝健康方向转化。健康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朝疾病方向转化。

谨守病症的共同病机就是要研究病症的共性和规律,弄清楚疾病在什么条件下朝健康方向转化。然后想尽办法创造出这种条件。条件找到并创造出来,就使疾病向健康方向转化成为可能。而一旦疾病向健康方向转化,疾病本身就消失或减轻,就达到了治疗目的。本项目根据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归纳总结出滋生疾病的土壤的共同特征。即中医病症的共同机理,它们为阴阳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升降紊乱、正虚邪盛、人体各部不协调和人体不清灵(肃洁)等(七大类),并运用相应方法干预。这种方法针对疾病的共性和规律,兹在铲除疾病滋生的土壤,适用于所有病症的治疗。

(2)谨守具体病症病机

每一种病症一定具有这种病症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咳嗽不是腹泻,便秘不是多动症,鼻炎和咽喉痛有别。咳嗽有咳嗽的规律和特征,腹泻有区别于便秘的规律和特征,全世界的多动症、鼻渊和乳蛾,无论其国度、年龄、性别、季节、时间等有何不同,但作为多动症、鼻渊和乳蛾等,它们均有属于自己的共性和特征,并且这种共性和特征不会轻易改变。要治好这些病症,就一定要研究这种病症发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紧紧抓住这种病症的本质特征,守住它的基本病机,并根据这种本质特征和规律设立基本方进行治疗。

这种研究立足于临床病症本身,与患者个体无关。本项目正是通过联合50多家中医院校和临床机构,以中医儿科和小儿推拿为切入点,研究并提出了55种儿科常见病症的基本病机。

(3)谨守患者个体体质病机

同样的病症如感冒、抽动症、食物不耐受等,在具体患者身上表现不尽相同。这是由于患者自身体质有偏差,是不同体质对相同病因和病机的表达方式、性质和反应强弱不同所致。治疗病症,一定要考究具体患者的体质情况。这是“辨证论诊疗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合理内涵。本项目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遗产,将其纳入到谨守病机诊疗模式的第三个层次之中。

1.1.2确定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

(1)通用方

谨守病症共同病机不针对具体某种病症,而是针对所有病症的共性和规律。以铲除滋生所有病症的土壤为目的。本研究归纳出中医病症的七大类特征(见下),针锋相对,设立通用方进行干预。通用方的设立依据为中医对疾病的整体认识。

①疾病就是阴阳失调---头面四大手法、黄蜂出洞以调阴阳

②疾病就是气血失调---运内八卦、拿肩井以调气血

③疾病就是脏腑功能失调-推五经、推揉五俞穴以调五脏

④疾病就是正虚邪盛---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捏脊以扶正祛邪

⑤疾病就是升降紊乱---掐中平与桡(左)尺(右)端正以升清降浊

⑥疾病就是人体不协调---双点门、调五脏以协调人体

⑦疾病就是不(清灵)肃洁-抱(胸)肚法以促进上中下三焦排浊排异

通用方的设立还要求医生根据当地环境、气候,人们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身高、体重、胖瘦等)等进行调整。使该通用方能很好地切合医生所在地区的病症和人群的共同特征。

通用方每病必用。无论男女、老少、地域和病种,其操作术式基本同一。

(2)基本方

基本方建立在对某病症(主诉)的共性与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不同的基本方针对不同病症。咳嗽有咳嗽的基本方,腹泻有腹泻的基本方,便秘有便秘的基本方,多动症、鼻渊和乳蛾之间的基本方不相同。由于我们研究某种病症的基本病机既运用中医理论,也运用西医理论,还参考育儿理论和知识;既横向联系,天人合一,又纵向深入,剖析内体,因而我们设立的基本方对某病症的疗效较为肯定,能在各地取得一致的重复效应,引起了中医和西医的共鸣。例如:

咳嗽的基本病机为肺失清肃(各种外感和内伤因素均使肺失去清肃之性)。具体表现为:

①病位在肺--清肺平肝、点揉肺俞以清肃肺金。

②气机上逆--开璇玑、降肺、肃肺以降逆。

③肺气喷涌、气道高反应---按缺盆以镇静

④排异反应--催咳催吐、倒立拍痰、抱肚法以加速异物排出

⑤咳嗽必然有痰--揉掌小横纹、点揉膻中和乳旁乳根以化痰。

便秘的基本病机为腑气不通。大便为糟粕,大便总要排出。一旦以便秘为主诉,三天以上大便未排出或特别干结,不论虚实,总是本该排出的粪便没有排出,它们一定壅堵于胃肠,肯定造成腑气不通。本研究根据大便的形成和排出规律,以及排便的必备条件,确认便秘的病机为腑气不通,具体表现有5,设立如下基本方

①病位在大小肠--清大肠、清小肠以恢复肠道传化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②腑气不通--退六腑、推下七节骨以通腑气、泻腐浊

③生理排便时腹内压增高--抱肚法以增加腹内压,促使患者产生便意并加速排便

④排便基本条件为肛门开放--扩肛法、揉龟尾以解除肛门口狭窄和紧张,保持肠道通畅。

⑤排便需要润滑(水以载舟)--揉二马以增液行舟(非推拿之所长,常以水果汁代之)。

结合屠呦呦针对疟疾为“感染疟虫”的基本病机,发明青蒿素治疗并获得诺贝尔奖的事实,证明有诸内必形诸外,具体病症存在共同病机。证明针对具体病机进行治疗具有客观性、可行性、针对性和可重复性。或许,这是我们对传统中医走向现代化进行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3)据症加减

①调整通用方和基本方--我们建立的通用方和基本方只是一种榜样和导向。具体各地的通用方和基本方的内涵一定要求根据该地区人群和疾病谱进行调整加减,再使之固定并完善。

②根据患者体质进行穴位和手法加减 同样病症在个体患者身上表现出来总有差别。治病要求尽可能满足个体特征。因此,对于同一种病症,在运用通用方的基础上,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特别是除主诉外的其它症状调整手法,加减穴位。

目前,中医最大特色为个性化诊疗,它是辨证论治模式的核心,它重视个体,力求使治疗措施最好地切合患者病情和体质。本研究借鉴辨证论治模式的优点,发挥其长处。如流涕加按迎香,头痛加运太阳,腹痛加按一窝风,咽喉痛加掐少商,呕吐加横纹推向板门,体弱加振神阙,喉间痰鸣加掐揉掌小横纹等。

通用方每人必用,基本方有此症用此方,它们治病。只要确定了主诉就能推拿。据症加减为根据患者除主诉以外的其它症状进行调整并加减,使处方或手法针对性更强,是治人。中医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治病与治人相结合,方向明确,主攻主诉,兼顾它症,疗效可期。

1.2谨守病机要务

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的另一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正确地确立主诉,守住病机。本研究在考查中医临床过程和分析常见病症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谨守病机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1)一般情况守主诉  所谓“主诉”即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它常常是患者就诊的原因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主诉初步反应了患者病情的轻重与缓急,提供了某脏腑或某部位病变的诊断线索。消除或减轻了主诉,才能够获得病人的信任,在临床站稳脚跟。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一定的主诉一定有导致其主诉产生的特殊机理。抓住这一最重要,最痛苦,最令患者和妈妈揪心的主诉,围绕它进行研究和主攻,其实是医患之间共同的方向、心愿和最好的合作互动。

千百年来,中医的病症其实就是以主诉为代表的某种病理状态,如咳嗽、哮喘、发热、胃痛、厌食、腹泻、遗尿、多动、目连札、磨牙、耳鸣耳聋、五迟五软、肥胖等。根据“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可以得出,有什么样的主诉,就有什么样的病机;探明和寻找到了这种病机,就能根据其病机分门别类,各司其属地进行治疗。所以,谨守主诉,认真分析以主诉为代表的那种病理状态,针锋相对,设立处方,是临床获取疗效的基本原则。

选择主诉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针对主诉进行治疗,表面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谨守主诉病机的医头和医脚除了将重点放在头和脚外,并非只局限于头和脚,而是整体与全面地看待发生于头部和脚上的病变。如头痛,有“治头不离颈”,有“头为髓海”“头为诸阳之会”,“头为清阳之府”,从升降相因角度考虑,不仅仅治头,还可以治胸(清阳之府)、治脚(底部)和治肾(下焦)等。治脚则要考虑足之三阴经和三阳经的交汇,考虑小腿、大腿和骨盆对脚的影响,考虑左右脚之间的平衡,以及考虑全身气血与脚的关系等。

为了确保抓住主诉,我们要求问诊时必须运用“你孩子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以撮得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而不被各种表象所蒙蔽。

(2)急症缓症守急症  病有缓急。缓症进展缓慢,性命无忧,容许思考,容许试验。急症进展迅速,关乎性命,稍有不慎,则亡阴亡阳,不能耽误,必须争分夺秒救治。因此,当缓症与急症同时存在,应谨守急症病机,将保全性命放在首位。

中医急症主要有:厥症、惊风、癫痫发作、哮喘发作、中风、癃闭等。小儿发热也归于急症。因为发热最令妈妈揪心,最易并发惊风抽搐,甚至影响大脑。所以,当发热与咳嗽、头痛、腹泻、便秘、腹痛、尿频等同时出现时,常常先守发热病机,以退热为第一要务。

守主诉和守急症并不矛盾。当患者自己,或被家人因急症送往就诊时,肯定已经不是缓症,而是昏迷、抽搐、哮喘持续、高热、惊风或二便不通。这时候的主诉应该是急症所表现出来的那个症状。我们推广该模式时,将小儿急症的判断和救治作为常规培训的内容。

(3)新病旧病守新病  旧病很久未愈,说明难于治疗。旧病很久了,生命仍然存在,说明其不妨碍性命。新病出现,是在已有旧病基础上出现!如果是旧病所致,则旧病性质发生变化。症变,病机变,也该谨守变化了的病机—新病。如果新病是与旧病无关的病症,则存在新病引发和加重旧病的可能,因而也要首先谨守新病病机,致力于祛除刚刚发生的病变,防止旧病恶化。况且,旧病久了,治之不易,新病初发,立足未稳,较易祛除,也要求先守新病病机。

(4)诸症之中守呕吐 纯中医思维,诸症之中应谨守呕吐病机并先于其它症状进行治疗。

注射、输液、鼻饲、胃管等显然非传统中医。中医用中药或外治法,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如果呕吐,则服药和饮食调理皆不可能。人不服药,中药无法调理。人不进食,生命难于保障。缺乏口服补液,无水以灭火,热度难于退去。以上都是呕吐的危害。在纯中医人眼里,呕吐成为了严重危害生命的病症。因而,当腹泻、胃脘疼痛、发烧、便秘、厌食、疳积、咳嗽、感冒、哮喘、尿频、夜啼等多种病症伴有呕吐时,均宜重点关注呕吐,保证能进食和能服用瓜果水液,此举有益于防止儿童因呕吐而致电解质紊乱所产生的各种变症。也是提升中医临床疗效的重大举措(呕吐了,不能吃不能喝,只得住院补液,也就宣告中医治疗失败!)。

(5)没有症状守检验  今天临床有很多病症除了检验异常外,可能并无症状。如乙肝、轻度糖尿病、尿酸高、蛋白尿、隐性脊柱裂、弱视、闪光(小儿并不能叙述)等。对此,应该谨守检验,认真分析检验指标的意义、原理,据此确定相应脏腑和病机。有些病症,除了症状,常常检验异常。如果经过治疗症状没有了,但检验指标仍然异常,还应谨守检验结果,直到其完全阴性。

(6)症状、实质守实质 症状是患者不舒服或痛苦的感受。存在个体差异,但实质性的病变则可通过检查和检验发现,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如肿瘤、胸腹水、各种占位、实变、椎间盘突出等。对于实质性病变,传统中医称之为“岩”和“癥瘕”等。但中医有关实质性病变的病名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实际情况,建议中医用“占位”一词表示。

很多占位,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目前都治不了。但不能因为治不了而不守它。谨守它,继续研究它,并明白无误地告示其目前治疗困境,期望激励后学,永不停歇地同其作斗争!

(7)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有,要求;无,也要求。《内经》用“求”字,强调主观索求。有者,看得见,摸得着,求而当应。无者,并不存在,可能求而不遇。但不能因为目前不存在就不关注。疾病变化快,如果等到“无”变成“有”才去关注和治疗,可能为时已晚。

有主诉,有急症,有新病则谨守主诉、守急症和守新病是为“有者求之”。如腹痛守腹痛,厌食守厌食,哮喘守哮喘,呕吐守呕吐;以及发热守发热,惊风守惊风,厥症守厥症,癫痫守癫痫等。但在谨守和治疗这些病症的时候,要考虑并预见到它们的变化。如感冒常常诱发鼻炎,扁桃肿大多为发烧前奏,发烧可致惊风,腹泻易致脱水、厥症,耳内感染和咽喉肿痛常常引发咳嗽,咳嗽气紧多引发发热,尿频常常致腹痛和发热等。这时候除了守住现有的感冒、扁桃肿大、发烧、腹泻、咳嗽、尿频外,还应预见到现有病症的可能转归,提前布局,已病防变,即“无者求之”。

现代的各种检验也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提供了方法学。很多病理情况是在体检时发现的。这时候检验的异常和病理发现就是“有”。决不能因为没有症状而掉以轻心。应当进一步索求,密切观察和随访,积极预防症状发生,即“无者求之”

(8)盛者责之,虚者责之  “盛者”和“虚者”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同样的病症都存在“盛”和“虚”不同状态。如发烧有高热和低热,咳嗽有持续和偶尔,腹痛有剧痛和隐痛,呕吐有剧烈和溢出等等。认真分析和认识同样病症的盛和虚的不同状态,并体现在治疗中,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1.3谨守病机诊疗模式的推广

在实践中,我们遵循如下程序推广运用该模式

(1)学习和掌握谨守病机诊疗模式的具体方法。

(2)熟练掌握谨守病症共同病机的通用方。

(3)背诵与熟练掌握具体病症的基本方。

(4)门诊培训小儿急症的机理与处理。学会抓主诉的基本方法。病房将基本方纳入医嘱。

(5)学习据症加减,掌握推拿特殊穴位的特殊功效。

(6)定期总结,随时修正通用方和基本方。经常进行交流以提高谨守病机的能力。

三、科技局限性

2.1适应性比较局限

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是我们在小儿推拿领域总结与创立的。目前主要应用于小儿推拿,取得很好疗效。由于谨守病机为《内经》的基本观点,为传统中医的传统方法。理论上在中医各个领域都可以运用。这有待进一步在临床验证。

2.2总结归纳病机的局限性

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既要总结归纳疾病的共性和特征,更要探索具体病症的规律和特征。由于本研究课题为自发课题,未立题,未得到1分钱支持。经济有限,加之参加人员全部来自临床,天天疲于推拿,能力有限,受其视野的局限性和认识水平偏低,因而在总结病症的共性和具体病症的规律方面难免存在一定瑕疵。

其实,中国各中医研究院和中医院校才是研究各种病症机理的主力军。

2.3治疗通用方和基本方的缺陷与不足

人类对病症的认识永远不会停止,人类征服病症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认识的深入,人们会不断修正对疾病与健康和具体某种病症的病机的认识。因而,即使我们提出了病症的共同病机和探讨并提出了常见55种儿科常见病症的病机,但它们决不是最终结论。同样道理,我们提出的每人必推的通用方和“有是病用此方”的基本方也仅仅是举例,是榜样。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正如“感染疟虫”这一疟疾基本病机的发现十分复杂一样。人类经历了从鬼怪-巫-瘴气-蚊虫-疟原虫等探索和论证。中药经历了从柴胡、胡椒、草果、常山、槟榔、青蒿等的发现与甄别。青蒿也经历了从煎煮、高温到低温的提取与分子式确定等过程。所以,我们提出的治疗方法和程序肯定存在问题,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提炼。只有在临床不断地总结、发掘和创新,坚定地朝着征服该病症的目标迈进,才有可能最终战胜那种病症!

2.4谨守病机诊疗模式和辨证论治模式的比较与互补研究缺乏

由于辨证论治模式针对患者个体人,永远个体化。同样的病人在不同中医眼中会辨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证候。这是因为辨证论治的主体是个体医生,他们经历不同,师承不同,世界观不同,地域不同。受此影响,辨证论治模式渗入了主观因素,导致了辨证论治模式存在主观性、片面性、包治百病性(没有辨不出来的证候)和不可重复性等缺陷(儿童、老年和疾病的“脾肾不足”本质不同,没有可比性。一过性、疾病情绪固化和亚健康心情不畅的“肝气郁结”没有可比性。癌症、口疮和感冒的“热毒炽盛”完全不同。因而辨证论治的处方难于重复)。而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研究病症和健康的关系,研究各种病症的具体病机。它针对病症而不针对人。由于缺乏课题和经费,我们对两大模式仅仅只是进行了理论上的比较。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但我们高兴地看到,已有研究生进行小样本的两种模式之间的对比研究。提示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对咳嗽、腹泻、便秘等病症的小儿推拿疗效不输给辨证论治模式。然而却使临床变得规范和容易些了。

如何将两种模式相结合,让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中医诊疗应该是未来的发展之路。

四、第三方评价

(1)成都中医药大学余曙光校长评价如下:

“廖品东先生是与我共事数十年的同事,他所具有的生活激情和创作热情在我所熟识的人中并不多见。

在他的这部新作中,他试图在重新阐释疾病病机的基础上构建中医的诊疗模式。他对某些疾病的病机提出了新的观点,例如,感冒病机为“风”“侵”“表”“争”,当发散;哮喘为非时之感,胶固之痰和闭拒之气三者相合,宜分解……他认为在诊疗过程中,必须“谨守病机”,一守疾病共同病机,二守具体病症病机,三守患者体质病机。

当然,在他的这部新作中,亦有不少内容与现行的辨证论治方法有悖,与现有的教材论述不符。但我想,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主流思想不符的观点必定层出不穷。兼容并蓄、去伪存真原本是学术传承的过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原本就是学术繁荣的表现。

新思想或者新观点的出现,无论对错,对于学术的传承而言总有其可取之处。大浪淘沙,砂砾或是金石,总需要不断冲刷和反复磨砺才能显现。纵然是砂砾,在投入江湖的一刹那,也能激起浪花”

(2)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张奇文教授评价

“《小儿推拿学》和《中医儿科常见病症病机解析》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廖品东教授及其团队历经几十年潜心研究中医儿科、内科、针灸和小儿推拿等基本理论并结合长期临床诊治经验谱写成的书。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他们的心血。因为从朴实的文字中我深深地感触到了他们这一群普通而实在的人对于中医和对于孩子们的爱,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是一部关于构建中医诊疗模式和专论儿科病机的书。编者们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地对中医认识、诊断和治疗病症的辨证论治和谨守病机两大临床诊疗模式进行了对比和总结。综观其内容、体例和观点,我毫不怀疑称谓:这是中医儿科新时代的“《诸病源候论》”。该书总论推出全新的“中医谨守病机诊疗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三个谨守。深刻地反应了中医诊疗病症的规律和实质,为我们打开了在辨证论治之外,重新认识人体,认识病症,认识天人合一的窗口,形成了全新的中医儿科诊疗疾病的新纲领。各论吸取古代文献精华和现代治疗经验与技术,在忠实传统中医理论的同时结合现代儿科学研究成果,中西合璧,客观公正地阐释了五十多个儿科常见病症的病机,为认识、思考和防治儿科病症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适用性和可重复性。为此,我建议并推荐其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

(3)中央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四川电视、山西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均为我们录制过节目,介绍我们运用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防治儿科常见病症的理念和方法。

(4)《中医养生》《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健康育儿》等杂志都采访与报道过我们的这种模式。

五、推广应用情况

 

为推广和宣传小儿推拿和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本课题组可谓不遗余力。几十年来脚迹遍布中国。几乎每周都接到邀请,多次去北京、天津、重庆、上海、广州、南京、河南、山东、内蒙等地讲座演示。

目前全国很多小儿推拿机构和中医儿科开始接受、认同、运用,并越来越喜欢中医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

据初步统计,运用该模式的单位已经上百家。

比较成熟的有自贡市、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山西运城小儿推拿学校附属医院,成都、广州、陕西、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许多小儿推拿专门机构。这些机构和单位,每天推拿患儿上百人。极大地推动了小儿推拿学术发展。推动了小儿推拿市场的普及和成熟。

各地反应中医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围绕主诉进行治疗,具有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主攻明确之特点。能够治愈60%以上的儿科常见病症。提高了疗效,增加了患儿和妈妈们的良好感受,加快了病床周转率,创造出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由于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易于学习和掌握,确定和把握主诉显然比辨证容易。因此,该模式受到临床技师的普遍好评和欢迎。致使作为该模式载体的国家中医院校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小儿推拿学》从2012年编成至今6年内15次印刷。并被国家高等中医院药院校建设教材指导委员会评为“十三五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院校优秀教材”。《小儿常见病症病机解析-谨守病机解儿难》一书被著名儿科学者张奇文称之为“诸病源候新论”。出版不足2月,已经第三次印刷,创造出中医药图书发行之最。

【推荐单位意见】

在整个中医界从上到下只有一种辨证论治模式背景下,廖品东教授领衔完成的“中医临床谨守病机诊疗模式的构建与研究”无疑给学术界吹入了春风,注入了活力。

目前,中医临床,同一个病人在不同中医眼里可能辨出不同证型,甚至是虚实完全对立的证型,显然不利于中医临床和中医学术的发展。为此,课题组通过对中医临床过程的考查,通过发掘《内经》,赋予了“谨守病机”丰富的内涵,以此构筑起有别于辨证论治模式的中医“谨守病机临床诊疗模式”。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三个“谨守”(谨守疾病的共同病机,谨守具体病症病机和谨守患者体质病机)为从不同层次对病症和患者进行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撑;治疗中的“通用方-基本方-据症加减”很好地切合了中医临床实际。

该模式在各地运用,疗效均佳,重复性好。

该模式是廖品东教授团队几十年思考中医的结果,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它源于实践,又服务与指导实践。使中医临床诊疗具备了规范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对于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和客观化有积极意义。

该模式的构建和运用推动了中国小儿推拿事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也得到了众多中医院校、医院与保健机构的关注、支持和参与。

该为自发自拟课题,未曾立项,未得到相关资助。

草根创业,实属难得。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真实有效。并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对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公示,目前无异议。特推荐参加一、二等科技进步奖评审。

【证明材料】

(1)国家十二、五 十三五中医院校统编教材《小儿推拿学》第一版、第二版

(2)《小儿常见病症病机解析-谨守病机解儿难》

(3)十三 五国家规划教材《小儿推拿学》获奖证明

(4)推广运用证明

①南充市中医院

②攀枝花中医院

③新津县中医院

④湖南医药学院

⑤山西河东少儿推拿学校

⑥新津县中医院

⑦成都彭镇卫生院

⑧自贡市妇幼保健院

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5)主要合作单位证明

①湖南医药学院

②山西河东中医少儿推拿学校

③广州中医药大学

 

 

 

文章来源 公众号: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

电费折扣充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